水產動保廠家提醒:做好這幾點可有效避免高溫死魚現象
發布時間:
2023-10-28
最近一段時間持續高溫天氣,不僅人難受,水產養殖也面臨著種種隱患。尤其是天氣出現兩極分化狀態,部分地區連續大雨,部分地區則高溫干旱。養殖戶千辛萬苦養成的魚,在這種極端天氣下,稍微處理不當就可能出現大規模死亡。
高溫環境下魚死亡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 魚死亡時間集中在溫度最高的幾個月,以6-8月為盛,此時也恰好處于投喂高峰階段。
2. 魚死亡不是一下子發生的,死魚會逐漸增多,通常會持續2天左右。
3. 并非只有某一種或某個重量范圍內的魚死亡,死亡的魚各種品種、重量都有。
4. 魚死亡發生時的當日最高溫度通常都在32°C以上,尤其是下過雨或者有天氣突變情況發生時。
要想避免高溫死魚現象發生,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氣溫和水溫之間的關系,氣溫變化相對水溫變化更快,所以通常魚死亡會發生在凌晨,同時水溫升高會導致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加上高溫環境下水體中的生物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增加,會造成水體缺氧,因此事實上魚死亡并不是由于高溫直接導致的,直接原因是因為缺氧。
知道了這個底層邏輯之后,我們就要針對性思考解決方案,通過各種方法增加水體中溶氧含量,避免魚在高溫時節死亡。
1. 做好改底調水工作,增加水體溶氧量
當氣溫升高時,要常開增氧機,通過增氧機實現水體溶氧量增加的目的。同時要配合使用增氧改底產品,如萬士活菌增氧底改顆粒,兼顧改底與增氧,給底泥深層種植有益菌,活化底質,增加溶氧,降氨除硫。但從長效來看,需要做好調水改底工作,促進有益菌藻生長,為水產動物創造穩定健康的水體環境,可以常態施用萬士復合芽孢粉,同時配合施用萬士菌酶改底顆粒,通過微生物作用將底泥中的有機質分解,降低氨氮,提高水體溶解氧含量。
2. 保持合適的水深,晴天注意調水
如果水太淺的話會造成水溫整體升高,水太深又會導致水體溶氧上下分層,生長在底層的魚容易缺氧死亡,通常水深在2.5-3m之間較為合適,具體還應該根據養殖動物品種進行調整。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使用萬士小球藻配合萬士菌藻旺使用,通過藻類的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增加水體溶氧,同時降低陽光直射力度,減緩水體升溫。
3. 靈活投喂,密切監控,備好急救產品
高溫天氣魚食欲旺盛,增重迅速,可適當增加投喂,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剩料污染水體,但遇到天氣變化時可能會影響到魚的采食,這個時候就要減少投喂,否則不僅會造成飼料浪費還可能影響水質誘發病害。其次要預備充足的急救產品,如殺菌解毒產品萬士恩諾沙星粉(水產用),能夠有效防范動物因細菌性感染引起的各種病癥,此外可以提前使用萬士黃金散,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減少動物應激反應。要提前準備好這些產品,同時嚴密監測水產動物生長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使用,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
CONTACT US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