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動保廠家總結改善水質的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
2023-10-30
養魚要養水,誰知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魚群生長情況,進而影響到水產養殖經濟效益。那么如果養魚過程中發現池塘水質不好要怎么進行調整呢?如何選擇科學方法改善池塘水質,下面就來看看擁有15年水產動保研產經驗的老牌廠家萬士生物制藥總結的方法吧!
1. 加強管理
日常管理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水產動物生長旺盛的時期,要定期巡塘,觀察水產動物采食情況,從而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適時使用改善水質的產品,如日常潑灑萬士復合芽孢粉,在高溫季節配合使用萬士菌藻旺等對池塘進行補菌補藻,保持池塘水質維持在較高水平。同時水質改善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對于有機質多的水體可以施用動保產品加速有機質分解,對于水質過瘦的池塘要適時追肥。
2. 及時換水
如果池塘水質變化大,水體遭到外在巨大破壞,或水體內部生態系統完全失去自凈能力的情況下,就要及時果斷更換池塘水體,還可以同時清除部分底泥。再換水過后一段時間,要增加萬士水清凌泡騰片等改底產品以及萬士復合芽孢粉等調水產品的使用頻次,盡快幫助池塘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從而滿足養殖水產動物的條件。另外在重新放魚之前要對池塘進行比較徹底的消毒,這樣做不僅能夠減少水體中的有機質,還能殺滅部分病原體,降低養殖動物發生疾病的概率,提高其成活率。
3. 降低密度
如果養殖的動物過多,而魚塘本身不夠大,也就是養殖密度過高的話,對池塘溶氧的消耗會特別旺盛,水產動物排泄物也會大量增加,使得池塘水質很難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適當降低養殖密度。
4. 適當減少投喂
水中殘餌和糞便過多也可能導致水質惡化,投餌如果不控制次數和數量的話一方面會造成資源大量浪費,另一方面也會對水質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要做好飼養管理,在合理范圍內適當減少投喂量,降低殘餌及排泄物對水質造成的損害。此外也可以根據不同養殖動物的特性合理搭配一些混養品種,通過其不同生理特性互相影響,從而更好地實現穩定水體,改善水質的目標。
CONTACT US
聯系我們